今日元旦 向新而生 迎光出发
日期:2024-01-01 20:00:16  发布人:校团委  浏览量:

元旦的由

元旦,即公历的11日,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元,谓“始”,凡数之始,也即是万物的开始称为“元”;旦,谓“日”;“元旦”即“初始之日”的意思,指的是每年公历新年的第一天。尽管“元旦”一词与新年有着悠长的历史渊源,但“元旦”代表公立新年的第一天在我国其实只有73年的历史。

公元1912年,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并规定阳历11日为“新年”,但并不称为“元旦”。1912113日,孙中山发布《临时大总统关于颁布历书令》,责成内务部编印新历书,随后规定把农历的正月一日叫做“春节”,把公历的11日称为“元旦”。

元旦的习俗

01吃年糕

又叫粘粘糕,有年年高的寓意。年糕这一食物历史悠久,但元旦吃年糕盛行于明清时代,尤以南方流行。主要在江浙的苏州、嘉定等地方。明末《帝京景物略》,正月元旦,“夙兴盥激,吃枣糕,曰年年糕”。

02吃汤圆

新年伊始吃汤圆有着非常好的寓意。汤圆因为是圆形的,所以象征着阖家团圆以及亲人团聚,和睦幸福,在很多重大的节日都有吃汤圆的习惯。

03吃饺子

饺子是由馄饨转化而来的,每到元旦佳节,北方人都会吃饺子。但是元旦节吃饺子的习俗,兴盛于明清时期的北方。元旦拜年“作扁食,奉长上为寿”。

04送祝福

祝福在中国是必不可少的,祝福别人的同时也在享受别人的祝福,愿新的一年诸事都能顺顺利利。

元旦养生

01

起居调养

在寒冷的冬季里,不应扰动阳气,冬天夜长昼短,因此,要顺应自然规律,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8~9小时),等到太阳出来了再开始一天的劳作,以利阳气潜藏,阴精积蓄。至于防寒保暖方面,也要恰如其分:衣着过于单薄,则容易着凉感冒耗损阳气;反之,衣着过厚过多,捂了一身汗,皮肤毛孔打开,汗液、阳气随之外泄,阳气亦不得潜藏,寒邪则易于入侵。此外冬天对脚的防寒保暖是首位的,睡前泡脚、增加裤子和袜子的厚度、佩戴帽子也是不错的选择。

02

精神调养

“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之说,意思是欲求精神安静,必须控制情志活动。做到如同对待他人隐私那样秘而不宣,如同获得了珍宝那样感到满足——即避免大悲大喜、情绪亢奋,如是,则“无扰乎阳”,养精蓄锐,有利于来春的阳气萌生。冬天日照时间短,很多人长期在室内容易出现抑郁、压抑的问题,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尽量保证每天至少半个小时的阳光直接照射,这样能有效改善情绪紧张、焦虑、激动等问题。

03

运动调养

“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这句民谚,是用来说明冬季锻炼的重要性。冬日虽寒,仍要持之以恒进行自身锻炼,但要避免在大风、大寒、大雪、雾露中锻炼。运动的量以身体感觉到温暖微微汗出为宜,不宜剧烈运动暴汗,其原因在第一点起居调养已介绍。另外,在室外进行锻炼不如室内为佳。适当的活动有利于气血运行,有利驱寒保暖,有利于保护肾气。

04

饮食调养

从五味来讲,“肾主冬……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冬天阳气受阻,阳气不能蒸化布散津液,所以皮肤干燥,要用辛味的药食疏通阳气使水液能输送体表缓解干燥,比如大葱等;肾精应该闭藏坚固于内,所以肾病精气外泄的情况下要以苦味药食来坚固肾气;冬季出汗较少,减少食盐摄入量可减轻肾脏负担。

核发:0 点击数: 收藏本页
分享到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