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国家励志奖学金个人事迹报告会——余俊杰(九)
日期:2024-12-26 10:51:35  发布人:校团委  浏览量:

01人物介绍



在知识奔涌、创新潮起的时代画卷中,我以无畏的勇气与不懈的探索精神,在大学生科创领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他宛如一颗炽热的星辰,于各项科创竞赛中熠熠生辉,为青春岁月镌刻下深刻的奋斗印记。


一、防艾领航,守护青春之光


“丝路关‘艾’行——青少年健康成长新丝路守护者”项目,是我投身防艾事业的心血结晶。于第十四届“挑战杯”秦创原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一带一路”国际邀请赛中,该项目荣获银奖,恰似一颗石子在防艾的湖面激起千层浪。他深知青少年防艾工作如履薄冰,却毅然决然地踏上这条荆棘之路。为深入了解青少年防艾现状,我带领团队成员不辞辛劳,足迹遍布偏远乡村与繁华都市的校园角落。他们精心组织防艾宣传活动,从设计妙趣横生的宣传手册,到举办声情并茂的防艾讲座,每一个细节皆凝聚着团队的智慧与汗水。他们巧妙运用新媒体平台,制作的防艾短视频如星星之火,在网络世界迅速燎原,累计播放量数以万计,大幅提升了青少年的防艾意识。 与此同时,项目构建起全方位的防艾服务网络,涵盖防艾知识普及、心理疏导、检测干预等多元模块。通过与专业医疗机构紧密协作,为高危青少年群体开辟绿色通道,成功助力众多青少年摆脱防艾困境。这一项目宛如一座坚实的堡垒,守护着青少年免受艾滋病的侵袭,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播撒下健康与希望的种子,为构建健康丝路贡献了磅礴的青春力量。


二、民族振兴,绘制乡村新卷



“邦达仓一一籽籽同心共绘民族乡村团结振兴新图景”项目,是我响应乡村振兴号召、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的有力举措,于第十届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斩获国家铜奖。深入民族乡村调研期间,我为当地丰富的文化资源与滞后的经济发展现状所触动,遂决心以产业振兴为撬动点。他与团队成员走村串户,深挖民族文化瑰宝与特色物产,精心打造“邦达仓”品牌,为乡村产业发展铸就坚实支撑。在推动乡村文旅融合方面,他们别出心裁地策划民俗文化体验活动,开发独具魅力的乡村旅游线路,吸引大量游客纷至沓来,让古老的民族村落焕发出勃勃生机。为实现民族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我积极引入先进农业技术与管理经验,助力农产品品质提升与产业升级。他们牵线搭桥,促成乡村与电商平台携手合作,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康庄大道。项目实施过程中,我始终将民族团结视为重中之重,积极组织各族村民参与共同建设,促进文化交流互鉴,让民族团结之花在乡村大地绚烂绽放,描绘出民族乡村团结振兴的壮美画卷。


三、多元创新,谱写科创华章



在省赛舞台上,我的其他项目亦大放异彩。“预'艾’同行一一青少年健康成长闭环式关‘艾'守护者”荣膺省赛金奖,该项目聚焦青少年防艾闭环管理体系的构建,创新提出集预防、检测、干预、关怀于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学以智用一一基于动作识别智能助教反馈系统”与“争分夺秒一一高续航柔性除颤 AED 领航者”同获省赛银奖,前者巧妙融合人工智能与教育领域,开发出精准高效的智能助教系统,有力推动教育智能化进程,后者攻克高续航柔性除颤 AED 技术难题,大幅提升急救设备性能,为挽救生命争取更多宝贵时间。在各个项目中,我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勇挑大梁。从项目的创意构思、方案设计,到团队的组织协调、技术攻坚,再到后期的优化完善、市场推广,他皆亲力亲为、全力以赴。面对技术瓶颈与资金短缺等重重困境,他从不轻言放弃,凭借顽强毅力与创新智慧逐一化解难题。其卓越的领导才能与团队协作精神,成为项目成功的关键密钥,引领团队成员在科创征途上披荆斩棘、笃定前行。


四、初心如磐,志在砥砺前行



众多荣誉加身,我却未丝毫懈怠,反而深感使命在肩、责任如磐。他将科创成果转化视为不懈追求,积极探寻项目落地生根的契机与路径,力求为社会创造更为可观的价值。同时,他活跃于各类科创交流活动,无私分享经验心得,为学弟学妹们点亮科创明灯,激励更多青年投身科技创新浪潮。 展望未来,我立志于科技创新领域持续深耕,以科技赋能社会发展为矢志不渝的使命担当。他将聚焦前沿科技热点,锚定民生需求痛点,勇攀创新高峰,以更加卓越的科创成果服务国家战略与社会福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全部的青春智慧与力量,在科技创新的漫漫征途上书写更为璀璨夺目的辉煌篇章。


核发:0 点击数: 收藏本页
分享到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