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院|党总支委员会会议
体育学院党总支会议
4月11日,周口职业技术学院体育学院党总支委员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体育事业发展重要指示精神。研究并部署学校体育发展等工作。体育学院党支部书记王晖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上体育学院党支部书记王晖指出,学校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的重要工作,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实现以体育智、以体育心具有独特功能。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体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把学校体育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会议强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增强综合素质为目标,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到2022年10月,配齐配强体育教师,开齐开足体育课,办学条件全面改善,学校体育工作制度机制更加健全,教学、训练、竞赛体系普遍建立,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育人成效显著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和综合素养明显提升。实现多样化、现代化、高质量的学校体育体系的基本形成。
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严格落实学校体育课程开设刚性要求,不断拓宽课程领域,逐步增加课时,丰富课程内容。高等教育阶段学校要将体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修满体育学分方可毕业。
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推广中华传统体育项目:认真梳理武术、摔跤、棋类、射艺、龙舟、毽球、五禽操、舞龙舞狮等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因地制宜开展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竞赛活动,并融入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竞赛机制,形成中华传统体育项目竞赛体系。深入开展“传承的力量——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展示活动”,加强宣传推广,让中华传统体育在校园绽放光彩。
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学校体育教学训练: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教会学生科学锻炼和健康知识,指导学生掌握跑、跳、投等基本运动技能和足球、篮球、排球、田径、体操、武术等专项运动技能。健全体育锻炼制度,广泛开展普及性体育运动,定期举办学生运动会或体育节,组建体育兴趣小组、社团和俱乐部,推动学生积极参与常规课余训练和体育竞赛。合理安排体育活动时间,着力保障学生每天的体育活动时间,促进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健全体育竞赛和人才培养体系:建立校内竞赛、校际联赛、选拔性竞赛为一体的体育竞赛体系。加强体教融合,共同开展体育教学、训练、竞赛,促进竞赛体系深度融合。加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优化拓展项目布局,深化招生、培养、竞赛、管理制度改革。
全面改善办学条件,配齐配强体育教师:建立聘用优秀退役运动员为体育教师或教练员制度。与相关专业机构等社会力量合作提供体育教育教学服务,缓解体育师资不足问题。明确高校体育专业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专业教师、教练员配备最低标准。
全面改善办学条件,改善场地器材建设配备:根据研究制定的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基本标准。建好满足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需求的场地设施、专用教室。以保基本、兜底线为原则,配备必要的功能教室和设施设备。配好体育教学所需器材设备,建立体育器材补充机制。
积极完善评价机制,积极完善评价机制推进学校体育评价改革:建立日常参与、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察机制,将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作为教育教学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使用,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学习需要,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
积极完善评价机制,完善体育教师岗位评价: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体育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围绕教会、勤练、常赛的要求,完善体育教师绩效工资和考核评价机制。将评价导向从教师教了多少转向教会了多少,从完成课时数量转向教育教学质量。将体育教师课余指导学生勤练和常赛,以及承担学校安排的课后训练、课外活动、课后服务、指导参赛和走教任务计入工作量,并根据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竞赛成绩,在绩效工资内部分配时给予倾斜。完善体育教师职称评聘标准,确保体育教师在职务职称晋升、教学科研成果评定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享受同等待遇。优化体育教师岗位结构,畅通体育教师职业发展通道。提升体育教师科研能力,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设立体育专项课题。
切实加强组织保障,加强组织领导和经费保障:把学校体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谋划,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重视、关心学校体育工作。要建立加强学校体育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健全统筹协调机制。积极支持学校体育工作。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支持学校体育发展,吸引社会捐赠,多渠道增加投入。
切实加强组织保障,加强制度保障:健全学校、家庭共同参与的学校体育运动伤害风险防范和处理机制,探索建立涵盖体育意外伤害的学生综合保险机制。试行学生体育活动安全事故第三方调解机制。强化安全教育,加强大型体育活动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