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节的由来
劳动节最早源于1886年美国芝加哥的工人大罢工运动。在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20多万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最终获得了胜利。为纪念美国工人的罢工运动,1889年7月14日,在法国巴黎召开了各国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即第二国际——社会主义国际),会议一致同意把5月1日设立为国际无产阶级和劳动者的共同节日——国际劳动节。
劳动节在中国的诞生和发展
有研究表明,早在1907年哈尔滨的工人就曾举行过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集会。当时,活跃在东清铁路地区的俄国布尔什维克不断启发中俄两国工人的觉悟,号召工人们要团结起来维护自身利益。1907年4月30日,工人代表向哈尔滨总厂总管提出“五一节要开庆祝会,要求放假一天”的要求遭到拒绝。中俄工人代表遂秘密召开会议,决定将纪念活动改在5月14日(俄历5月1日)举行。会上提出工人应团结起来,为改善生活、争取8小时工作制而斗争。大会历时6小时。此后,哈尔滨工人开始每年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1918年,一些知识分子在上海、苏州、杭州、汉口等地向工人散发介绍“五一”节内容的传单。1920年,上海、北京、广州、唐山都举行了纪念五一劳动节的活动。新中国成立后,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全国放假一天,这一做法延续至今。
劳动节语录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我们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还要靠我们的辛勤劳动。——毛泽东
知识是从刻苦劳动中得来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宋庆龄
我觉得人生求乐的方法,最好莫过于尊重劳动。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李大钊
劳动是一切知识的源泉。——陶铸
体力劳动是防止一切社会病毒的伟大的消毒剂。——马克思
“一劳永逸”的话,有是有的,而“一劳永逸”的事却极少……——鲁迅
劳动节的意义
国际劳动节的意义在于劳动者通过斗争,用顽强、英勇不屈的奋斗精神,争取到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民主的历史性进步,这才是五一劳动节的精髓所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不同时期涌现出千千万万劳动模范,他们是广大劳动者的杰出代表。1989年后,国务院基本上每5年表彰一次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每次表彰3000人左右。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干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伟大劳模精神,丰富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