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家长应知应会
日期:2024-01-14 16:23:39  发布人:校团委  浏览量:

为了家长能够知道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的疑似症状及应对措施,包括抑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精神分裂症等,同时帮助家长识别心理疾病,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我院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家长应知应会。

 

创伤后应激障碍有哪些可疑症状?

创伤后应激障碍常在创伤事件发生一个月后出现,也可能在事发后数个月至数年间延迟发作。

表现为反复发生的闯入性的创伤性体验,重现或梦境中面临与刺激相似或有关的境遇,而感到痛苦和不由自主地反复回想。

持续的警觉性增高。

持续的回避。

对创伤性经历的选择性遗忘。

对未来失去信心。

抑郁症有哪些可疑症状?

对以前感兴趣的东西或活动失去兴趣

感到麻木、空虑、无聊

躯体疼痛(胃痛、头痛)

睡眠困难(难以入睡、早醒或睡得过多)

体重改变或饮食习惯改变

过分的挫败感和过分自责

集中注意力、思考问题困难

彻底的无助感、无望感

没有精力或动力,内心有压力感

反复出现死亡或自杀的想法,觉得活着还不如死了好

感到无价值、内疚或满心羞愧

如果一个人在两周或更长时间内,同时存在上述三个症状,有可能怀疑罹患抑郁症。

家长应如何帮助孩子?

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与心理成长,多与孩子沟通与交流及时发现并帮助孩子解决心理困扰。

当发现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如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症状,及时与学校心理健康咨询中心联系。(联系电话:0774-5829123

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家长要配合学校及医院做好孩子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出现抑郁、焦虑、精神分裂等症状时,需要进行药物治疗,在此期间,家长要监督孩子及时咨询和服药,帮助孩子早日恢复健康。

对病情严重者要实行24小时监护,确保孩子的生命安全。

心理疾病与生理疾病一样,都是可以治愈的。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树立治愈的信心,就能够摆脱心理疾病的困扰。

核发:0 点击数: 收藏本页
分享到
相关链接